做试管婴儿为什么要用促排药物?_西部试管中心

做试管婴儿为什么要用促排药物?

来源:西部试管中心 作者:西部试管中心 更新时间:2023-09-11 点击数:

Q1:为什么要用促排卵药物?

A:在自然月经周期中每次有多个卵泡发育,但最终只有一个能发育成熟,其它的则闭锁凋亡。使用促排卵药物可以促使更多的卵泡一起发育和成熟,可以取到较多的卵子,形成多一些胚胎以供选择。促排卵使原本在自然周期中不能长大将要凋亡的卵子也发育成熟,因而不会消耗额外的卵子。

三代试管婴儿

Q2:使用促排卵药物后第8天,有肚子胀的现象,正常吗?

A: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中、后期,由于卵巢内发育的卵泡数增多,卵泡体积增大,卵巢也会相应变大,这时您可能会出现轻微腹胀、腹痛的现象,此时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,如果腹胀较严重则可能需要用药,若出现以上情况,建议您及时咨询您的主诊医生。

Q3:自然周期治疗应该是什么时候去(Q:914935817)复诊呢?

A:如果月经周期较规律,每28-30天来一次月经,则可以在月经出血的第10-12天复诊,如果您月经周期不准,有月经提前的情况,建议在月经出血的第2-3天即复诊(当日早上复诊需要查性激素三项和B超),根据当天的情况决定后续治疗。

Q4:做试管从检查到移植要多少个月?

A:对于检查结果正常,无需特殊治疗和处理的夫妇,一般需要约2个月时间,具体时长可能因促排卵方案、个人体质及对药物的反应情况有所增减。

Q5:胚胎移植前后要注意什么?

A:1)胚胎移植术是无创性手术,是在B超指引下经阴道移植,不会疼痛,顺利时5分钟即可完成。

2)胚胎移植日要吃早餐。

3)术后身体要放松、身体及手脚可随意活动;勿需憋尿,尿(Q:914935817)急即可去解小便,胚胎不会因此而流出来。

4)胚胎移植后将送您回病房休息,您随时可以回家。

5)术后饮食与平时无区别,注意避免感冒、发烧、腹泻。

6)胚胎移植术后如有注射HCG,可能会出现腹胀、恶心、呕吐,严重者甚至出现尿少,呼吸困难,心悸,头晕眼花等。当不适较明显时,应回中心就诊。如在外地进行特别的治疗,应报告本中心。

7)胚胎移植12-14天后验尿并回中心抽血,阳性后要采取安胎措施。

8)如果未妊娠,过几天就会来月经,一周后仍未来月经,应回医院检查。

Q6:做试管婴儿有哪些常见并发症?

A:1)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

由于使用了促排卵药物,有多个卵子发育,在取卵后有个别患者会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,(Q:914935817)一般表现为腹胀、少尿、胃肠不适、气促等,B超检查可发现双侧卵巢明显增大、腹水(甚至胸水)等,如果怀孕了症状会持续两个多月才会消除。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,应回院就诊或就近诊治,并和中心联系。

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试管婴儿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,轻度的不需特殊处理,重度的则需住院观察治疗。患者可以正常饮食,腹胀的患者宜少食多餐,以低糖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。避免过度劳累,避免腹部受压及撞伤。绝大多数病人经过积极的心理调整和一般的临床处理均可安全度过。

2)多胎妊娠

在移植1个以上胚胎的试管婴儿中,容易发生多胎妊娠。多胎妊娠发生率为15%-20%。多胎妊娠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,容易发生流产、早产、妊(Q:914935817)高症、胎膜早破、产后出血等妊娠;新生儿容易出现颅内出血、脑瘫、呼吸窘迫综合症等。故妊娠双胎建议减胎,妊娠3胎或3胎以上必须接受减胎手术。

Q7:为什么有的卵子不受精?

A:卵子受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目前科学研究还没有完全了解受精整个过程中的机制。目前知道的受精过程包括卵子要成熟、精子要获能、发生顶体反应并穿过卵子透明带、精子与卵膜融合、卵子发生皮质反应、卵子恢复减数分裂、形成雌雄双原核。在这些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,都会导致受精失败。在试管婴儿技术中,卵子不受精的可能原因包括卵子不成熟、卵子成熟了但质量有问题、精子形态及功能异常,从而影响上述受精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。

Q8:既然已经选择了优质(Q:914935817)胚胎放入子宫,为什么我没有怀孕?

A: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受胚胎质量、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因素的影响。试管婴儿中我们会选择优质胚胎放入子宫腔,但是目前国内国际上胚胎的种植率也只有15%-30%左右,囊胚的种植率要更高一些,但都不可能达到100%。这是因为目前优质胚胎的评定方法是根据形态学来确定的,也就是根据胚胎长的样子来预测其是质量好的还是不好的,就像"以貌取人"一样,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够真正了解哪个胚胎是可以成功种植的,只是从概率上讲形态好的胚胎成功种植的可能性是大的。另外胚胎能否种植还受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影响,子宫内膜就象是土地一样,如果土地不好,种子再好也不能发芽、长大。

加入收藏

本文标题:做试管婴儿为什么要用促排药物?

本文链接:http://m.xbivf.com/news/4821.html